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20日电 (李华北 张新慧)“百亩示范田平均单产849.8公斤,千亩示范方平均单产793.2公斤,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54.1公斤,十万亩冬小麦平均亩产674.9公斤。”日前,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麦田里,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宣布。
这一结果标志着奇台农场冬小麦百亩田、千亩方、万亩片、十万亩示范区四级梯度均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,实现从“高产示范田”向“吨粮大田”的跨越。这也是中国开展的首批十万亩级冬小麦测产。
此次测产由中国农业科学院、河南科技大学、新疆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专家组,按照相关粮食高产创建测产办法,在奇台农场抽取30块采样条田,实收冬小麦总鲜重146.6万公斤后进行测算。
“今年我的小麦亩产840余公斤,产量一年比一年高。”奇台农场25连职工刘春兰说,以前凭经验种,现在有专家指导,希望明年亩产突破900公斤。
“高产纪录背后是一条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技术路线。”新疆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艺师张万旭表示。
奇台农场地处天山北麓,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6万亩以上,是国家级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,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,素有“兵团粮仓”之美誉。近年来,该场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,冬小麦屡创全国高产纪录。
“奇台农场在西北干旱区粮食生产的突破性实践,验证了干旱地区规模化稳产高产的可能性,通过系统性提升耕地质量和技术应用水平,为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贡献了可推广的高产样本。”赵广才说。(完)
guopingzaizheyanyubaliaoyundetongshi,yejiangmuguangtouxianglegengchangyuandeweilai。congpeiyangjiaoduhetiduijianshekaolv,benzheyisaidailiandeyuanze,guopingcifanzaizhenrongxuanzeshangyouxiebianhua,birunianqingdehunshuangzuhelinshidong/kuaiman。国(guo)乒(ping)在(zai)着(zhe)眼(yan)于(yu)巴(ba)黎(li)奥(ao)运(yun)的(de)同(tong)时(shi),(,)也(ye)将(jiang)目(mu)光(guang)投(tou)向(xiang)了(le)更(geng)长(chang)远(yuan)的(de)未(wei)来(lai)。(。)从(cong)培(pei)养(yang)角(jiao)度(du)和(he)梯(ti)队(dui)建(jian)设(she)考(kao)虑(lv),(,)本(ben)着(zhe)以(yi)赛(sai)代(dai)练(lian)的(de)原(yuan)则(ze),(,)国(guo)乒(ping)此(ci)番(fan)在(zai)阵(zhen)容(rong)选(xuan)择(ze)上(shang)有(you)些(xie)变(bian)化(hua),(,)比(bi)如(ru)年(nian)轻(qing)的(de)混(hun)双(shuang)组(zu)合(he)林(lin)诗(shi)栋(dong)/(/)蒯(kuai)曼(man)。(。)
哪些消费是智商税
三是抓紧烘干晾晒。调动现有烘干设备,抓好抢收湿粮烘干。发挥中储粮、粮食系统、供销系统烘干设备大、能力强的优势,加大湿粮收购力度,及时开展烘干、仓储,对粮食烘干给予财政补贴。充分利用文化广场、学校操场、空置厂房、各类场所的房前屋后、平整房顶等开展晾晒,指导农民在田间地头铺设防水布进行晾晒,尽可能挖掘晾晒空间。